谈古论今

历史上不一样的隋炀帝

隋炀帝

        隋炀帝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,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。隋炀帝在位时期的战略部署:1、开创科举制;2、修建隋朝大运河;3、新建东都洛阳;4、重新开通“丝绸之路”;5、远征“高句丽”。从这上面的五点来看,这些都是好政策,唐朝也完全继承了隋炀帝的战略方案。直到唐朝四位能力卓越的帝王,也是历经一百余年的时间,直到武则天时代才将隋炀帝的五大战略完全实现。而隋炀帝在位的这十四年把以上的事情都折腾了一遍,这样哪个王朝可以经得住这样的内外消耗。

隋炀帝亡国原因

        隋炀帝导致隋朝亡国,有其历史潮流的原因,也在于他的个人能力以及情商不足有关。隋朝之所以:过二帝而亡,主要原因有三。

隋朝徭役

        其一、徭役过重(导致民不聊生),失去民心。在位的期间开启了两大超级基建工程:新建东都洛阳、修建隋朝大运河。其中兴建“东都洛阳”,只用了14个月;你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,让方圆达到二十里的国都拔地而起,需要征兆多少的徭役参与建造这样的世纪工程。还有就是“隋朝大运河”,这是世纪工程吧;隋炀帝也是发挥了基建狂魔的特性,一次就修建四段,而且六年就修好啊,你要知道这可是世界第一长的人工运河啊!

隋朝大运河

        其二、得罪了当权的士大夫阶级,失去统治阶级支持。隋炀帝时期开始大力推广“科举制度”选举有才华的平民官员。开启了我国的科举入士的“平民公务员之路”。这在现在看来是时代的进步,然而,在那个时期的“官员阶级”,都是官二代,官三代····甚至官十代(春秋时期就是当大官的)。比较出名的就是“弘农杨氏”、“琅琊王氏”、“山东孔家”、“清河崔氏”、“兰陵萧氏”····他们世代为官出将入相,地位尊崇,把持政权,实力与皇族可以分庭抗礼,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要把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,分给那些“草鞋布衣”,那士大夫阶级当然不支持了。这个时期平民都在工地搬砖,哪有时间陪你玩,因此也是去了平民阶层的支持。

隋炀帝远征高句丽

        其三、过度的国战消耗,国库空虚。而且每次都是出各种问题。由于徭役过度征用,导致兵员不足,导致全国所有男丁都要服役,到后来甚至女性都被征入伍,也不用女扮男装直接送你上战场了。隋炀帝三次远征“高句丽”的结果:失军心,离民意,乱朝堂,还耗尽了国力。第一次远战渡过辽河的三十万隋军,战败后回来的只有2700多人。第二次远征即将成功之时,内院起火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了,不得不退兵平叛。第三次远征,也结束了隋朝的历史,一征失去了民心,二征失朝堂,这次的北征导致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大规模的“国民起义”。